wvUyW4FBmtLcBzhMfLmg0BLTeSFmFj2245BWi3bR

Cartier|W&W 2023飛行鏤空

今屆Watches & Wonders錶展 Cartier(卡地亞)一口氣推出多枚腕錶,當中包括全新Tank Normale、鏤空機芯腕錶、Baignoire腕錶及美洲豹造型珠寶腕錶,重頭戲是一枚融入飛行概念的Santos-Dumont Skeleton Micro-Rotor鏤空腕錶。   TANK NORMALE   深受收藏家追捧的Cartier Privé,每年挑選品牌最經典的錶款重新設計,推出編號限量款式,繼之前的Crash、Tank Cintree、Tonneau、Tank Asymetrique、Cloche和Tank Chinoise腕錶之後, 今年系列推出第七款作品Tank Normale。設計靈感源自俯瞰坦克獨特造型的Tank腕錶,自1919年正式推出後,不斷演化推出多個不同款式及錶殼比例,新的Tank Normale腕錶參照1919年原祖腕錶的整體比例及斜面藍寶石鏡面。錶殼比例偏向方形,錶盤佈局完全保留腕錶的經典元素,包括羅馬數字刻度、路軌式分鐘圈及凸弧形寶石裝飾錶冠,部分錶款配上藍鋼指針。搭載品牌070型人手上鍊機芯,備有鉑金及黃金款式,除配襯經典的鱷魚皮錶帶外,還首次推出黃金及鉑金鏈帶款式,粗身鏈帶質感柔軟,貼手舒適,流暢線條更有一氣呵成的效果。皮帶款式限量 200枚,鏈帶款式限量100枚。   Tank Normale   TANK NORMALE SKELETON   Tank Normale除有基本的兩針錶款外,還包括一款複雜的鏤空機芯24小時晝夜顯示腕錶,品牌特別為此錶研發全新9628型人手上鍊鏤空機芯,採用24小時制式顯示而非一般的12小時制式。幾何線條鏤空錶盤其實暗藏玄機,上半部的象徵太陽的圓形圖案代表日間,即上半部分是顯示白晝時間;下半部璣刻新月圖案代表晚間,即顯示夜晚時間。腕錶工匠細心地在錶盤上下部分的鏤空錶橋飾以漸變灰色,來象徵晝夜的變化。   Tank Normale Skeleton   Tank Normale Skeleton錶殼:黃金機芯:9628型人手上鍊功能:小時、分鐘、24小時晝夜顯示尺寸:35.2 x 27.8 x 8.15毫米限量:50枚參考價:港幣$560,000   TANK AMÉRICAINE   弧形長身的Tank Américaine推出全新設計,更纖薄的錶身更突顯弧形輪廓及設計風格。搭載全新1899 MC自動上鍊機芯,使錶殼由舊有的9.5毫米減至現有的8.6毫米。備有多個款式、包括金質錶殼及不銹鋼錶殼配鱷魚皮錶帶,以及玫瑰金或白金鑽石配專屬鏈帶款式。   Tank Américaine   Tank Américaine錶殼:玫瑰金機芯:1899 MC自動上鍊功能:小時、分鐘尺寸:44.4 x 24.4 x 8.6毫米參考價:港幣$132,000   TANK LOUIS CARTIER   甚少推出花紋錶盤腕錶的Tank,今年罕有地推出一枚格紋腕錶,此錶盤特別之是運用了黃金、玫瑰金及白金交織出格紋幾何圖案,透過不同金質的色澤及光亮效果便紋理更富立體質感。備有黃金及玫瑰金款式,搭載1917 MC型人手上鍊機芯,配襯鱷魚皮錶帶。   Tank Louis Cartier   Tank Louis Cartier錶殼:黃金錶盤:三色金色鍍層飾面機芯:1917 MC人手上鍊功能:小時、分鐘尺寸:33.7 x 25.5 x 6.6毫米參考價:港幣$105,000   Tank Normale錶殼:鉑金機芯:070人手上鍊功能:小時、分鐘尺寸:32.6 x 25.7 x 6.85毫米限量:100枚參考價:港幣$420,000   BAIGNOIRE   散發古典氣質的Baignoire腕錶,背後原來一段有趣歷史,其標誌性的橢圓形錶殼,原來是源自古老的浴缸(Baignoire於法文中解作Bathtub浴缸),能將這家中日常裝置,化身成高貴典雅的腕錶,也確實要一讚品牌當年設計師的創意。Baignoire自1912年面世以來推出多個不同版本,即使如此腕錶仍秉持一致的設計風格,每一次革新皆做到形近神似。   今年全新Baignoire在多項細節上作出改良及提升,橢圓形錶盤及標誌性的羅馬數字刻度採用全新比例尺寸,使這僅24.6 x 18.7尺寸的小巧錶盤即使同時容納12個羅馬數字,仍具備適當的留白及空間感,讀時更為容易。   新錶首次配上手鈪設計,將腕錶化身成跨領域的珠寶腕錶,且佩戴容易及非常貼手。備有黃金、玫瑰金及白金鋪鑲鑽石款式,另也有黑色漆皮錶帶款式供選擇,全部搭載石英機芯。白金手鈪款式錶殼、錶鏈及錶冠鑲嵌522顆圓形明亮式切割鑽石,共重5卡拉;黃金款式則於錶冠上鑲嵌一顆凸圓形藍寶石,與藍鋼指針互相呼應。   Baignoire   Baignoire錶殼:白金及鑽石機芯:石英功能:小時、分鐘尺寸:24.6 x 18.7 x 7.2毫米參考價:港幣$383,000   Baignoire   Baignoire錶殼:黃金機芯:石英功能:小時、分鐘尺寸:24.6 x 18.7 x 7.2毫米參考價:港幣$92,500   MÉTIERS D’ART BAIGNOIRE ALLONGÉE   今年Cartier挑選了兩款腕錶成為錶匠的發揮創意及工藝舞台,其中一枚就是Baignoire系列的長身變奏版Baignoire Allongée。品牌大師大膽地在大玩對比設計,最大挑戰是錶殼選用一半黃金半白金製成,雙色金之間的分界線則以真漆處理將之巧妙隱藏,使腕錶視覺上不只由兩種,而是三種物料拼湊而成。錶盤則分為多個部份,金質表面覆以黑色的真漆或琺瑯。白金或黃金部分或經拋光處理,或以尖銳刻刀手工刻畫出陽光射線飾紋,其中某些部分還會覆上一層半透明真漆,摻入其中的雲母微粒,彷彿懸浮於半空,如夜空中的閃爍繁星。每枚腕錶在製作過程中均會運用到 加工、琺瑯工藝、真漆裝飾或珠寶工藝等9種大師工藝,因此造款腕錶作品的研發便 耗費超過 24 個月,並僅限量發行50枚。   Métiers d’Art Baignoire Allongée   Métiers d’Art Baignoire Allongée錶殼:白金、黃金及鑽石機芯:1917 MC人手上鍊功能:小時、分鐘尺寸:47 x 20.72 x 9毫米限量:50枚參考價:待詢   CLASH [UN]LIMITED   新錶顧名思義是無限地將不同元素撞在一起拼出新火花,在這珠寶腕錶上可發現多種不同形態及修飾工藝交替一起,鏈帶上融合了圓珠、飾釘及方形釘的設計,加上切割側面與多達十六個刻面的斜面錶盤互相呼應、棱角分明。鏈帶上的各種元素不只裝飾般簡單,圓珠可自轉滾動,鑲鏈亦鉸接相連,即使看似尖銳佈滿層次,戴上手仍非常柔軟舒適。物料及色彩同樣大玩對比,黃金或玫瑰金與一種品牌研發的全新紫金相結合,呈現波光粼粼的淡紫色澤。另同時備有彩色寶石款式,包括縞瑪瑙配鑽石等的黑白配,或是珊瑚、綠玉髓及黑色尖晶石等帶點異國風情的彩色設計。   Clash [Un]Limited   Clash [Un]Limited錶殼:玫瑰金機芯:石英功能:小時、分鐘尺寸:18.4 x 32.8 x 8.1毫米錶帶:玫瑰金及紫金參考價:港幣$261,000   LA PATHÉRE DE CARTIER   品牌吉祥物美洲豹La Pathére de Cartier,今年也推出全新珠寶腕錶,之前的美洲豹腕錶均是以美洲豹豹頭噙於錶盤上下的連接桿上,今年這頭美洲豹更加野性大膽,直接將黑色真漆錶盤叼在口中!富建築美學風格的美洲豹造型傳承自2005年推出的珠寶作品,由兩頰、豹眼以至是豎立的豹耳等,所有面部特徵皆富有立體感,鮮明俐落。一體式的鏈帶設計由品牌創業工作室及腕錶工作坊研發,錶鍊配備精巧系統,結構靈活自如,不見任何鉸鍊,也可貼服手腕曲線。備有黃金、玫瑰金及白金款式,黃金或玫瑰金款飾以黑色真漆豹紋,而白金則鋪鑲鑽石,配以沙弗萊石或祖母綠一雙豹眼炯炯有神,發出懾人氣勢。   La Pathére de Cartier   La Pathére de Cartier錶殼:黃金機芯:石英功能:小時、分鐘尺寸:38.2 x 7.53毫米參考價:港幣$525,000   SANTOS-DUMONT SKELETON MICRO-ROTOR   Cartier的鏤空工藝向來在鐘錶界數一數二,今年這枚Santos-Dumont Skeleton Micro-Rotor鏤空腕錶,憑出色獨特的機芯部局及鏤空裝飾,再一次深受腕錶中人所推崇。腕錶搭載品牌專為新錶研發的9629 MC型自動上鍊機芯,由品牌位於La Chaux-de-Fonds的製錶工坊,花上兩年時間研發,共有212枚零件,然而經錶匠精工細琢後卻帶出如空中飄浮的輕盈感覺。腕錶焦點是其獨特的迷你擺陀設計及機芯佈局,圓形迷你擺陀置於錶盤的左下角,與右上方的圓形發條盒做出對稱和諧美感。為呼應Santos的傳奇飛行員腕錶歷史,迷你擺陀採用形似1907年由Santos Dumont設計的La Demoiselle小型飛機,配合背後如地球經緯線的裝飾,猶如在地球上空滑翔一樣,進一步突顯其象徵意義。備有不銹鋼及玫瑰金款,以及限量發行的黃金及海藍色真漆錶款。   Santos-Dumont Skeleton Micro-Rotor   Santos-Dumont Skeleton Micro-Rotor錶殼:黃金機芯:9629 MC自動上鍊功能:小時、分鐘尺寸:31 x 8毫米參考價:港幣$327,000
iDwPIJrBbA2Y9eWfHROCsYcZ1NmekE6qIJ99mlSq

Cartier|TANK 坦克大會師

出門休假,從前野心大,總帶同一堆磚頭書,甘做今之陶侃。年紀大了,不但止沒神讀,也無力搬運厚重書籍,上次赴日,只攜同年底雙周特大號《經濟學人》安心出行。信心滿滿無論如何翻遍每一頁才返港。可笑地卻僅讀了封面和封底。封面是雜誌一向的設計風格跟水平,不談。倒是封底讓我一看即眼前一亮且莞爾。那是一個Tank廣告。 TEXT: TIMOTHY LEUNG   簡而清兼且是留白典範。圖像只有兩個,一枚玫瑰金的皮帶雙針經典Tank Louis Cartier與及強調它設計特色的Brancards(這個重要部位稍後詳談)特寫,另外就只有「Tank」及「Cartier」字樣,沒地址、電話或QR碼,焦點清晰集中在產品上。   莞爾的原因是日前才概括地寫過卡地亞的「形」錶,而在出門前最後為朋友辦好的事是為她的Tank Française 約好在回港後為馬上拿到利園三期分店保養。多得牌子Time Unlimited 的活動厚禮,賓客可享有他們四個系列中的任何一款錶的免費保養一次!如果朋友那隻錶是三問或陀飛輪多好?無論如何,因這兩個讓人愉悅的巧合,也因為Tank 這個對牌子既重要兼可說是最基礎的系列中的第一款主打作Tank Louis Cartier 剛好也過了百歲生辰,倒不如為大家較詳盡地翻一翻坦克的舊賬!   坦克元年   平衡直框象徵坦克履帶,整塊錶的輪廓如同坦克車身的設計,讓任何變異版的Tank 給看一眼即可分辨是家族成員。一世紀又五年來的創作花樣百出,想細看演變,不如按時序逐個談。先旨聲明,不是全員,但喜歡的重點作俱在。領頭羊自不然是1917 年由Louis Cartier 設計的第一隻Tank。產品正式投產的時間其實是1919 年。   在此之前,路易‧ 卡地亞在1918 年將一款初代製作的Tank 腕錶致送給予一戰期間遠征歐洲的美國軍總司令約翰·潘興將軍(General John Pershing,1860 年至1948 年)。Tank 跟兄長Santos 都是世上最早的腕錶系列之一,它也承接了Santos 的威勢,將非圓形時計這在昔年完全是嶄新的概念加倍發揚光大。   1917年的元祖坦克   最早的坦克用家之一潘興將軍   The Roaring Twenties   一般人若猶豫不決,定為人詬病,但名家的猶豫,卻可能成就經典。1917 年的Tank 元組,造型偏向正方,接着卡地亞再發展Tank 的新款腕錶時在正方或長方間有點舉棋不定,於是創作出1921 年身段修長的Tank Cintree。那個後綴的法語形容詞,有合身、彎曲和拱形等含意,反映了錶身蜿蜒貼腕的特徵。   這個20 年代的設計可說是80 後的美國坦克(Tank Americaine)的隔代祖師。到了2017 年的坦克百歲慶生時,不單止美國坦克有突破,它的遠祖亦以出眾的新形象讓機械錶迷讚嘆不已,這是後話。   1922 年的Tank Louis Cartier 可說是為Tank 這個大家族定性之作。它純粹的流線輪廓、精準的長闊比例和錶面上的時標刻度等等配搭,看似簡單卻是經過千錘百鍊考量的安排。在繼續說好Tank 的故事之前,先岔開一下以這款Tank 的元老說明家族的重要設計元素:     Brancard這個用來形容Tank 錶身左右那兩條垂直、弧面且將錶殼和錶耳圓滿合一的結構很難譯,英語的直譯是”stretcher”,就是擔架的意思。其實最好的翻譯並非文字,而是圖像,就是卡地亞Tank 錶相關構造的形態。無論長短與修飾變化,這一雙”brancards” 就是Tank 大家族不論型號和年代的統一標記。下文會索性直接用brancards 一字,不寫成漢語。   2. 羅馬數字大多數Tank 都採用讓人感覺古典美的羅馬數字作時標,且在”VII” 或”X” 時標中的其中一劃上有”Cartier” 細字的秘密簽署;但也有不追隨規律的例子,比方美國坦克每每採用阿拉伯數字。   3. 路軌刻度伴隨羅馬數字的刻度,法語叫”chemin de fer”,就是路軌的意思。對於愛慕古風的玩家,尤其喜歡懷錶細節的,路軌式刻度可說是他們摯愛。卡地亞的Tank 不僅是其中最早、最持續使用此刻度的家族,更是傳承了前輩Santos 的方形路軌軌跡。   4. 錶冠和指針除初年設計,Tank統一以短劍形指針報時。頂端鑲嵌一顆凸圓藍寶石的錶冠卻有兩個主流。初年錶冠都有珠粒圍繞底部作修飾,較新近的型號可見切割面設計。     20 年代初除承先啟後的Tank Louis Cartier 以外,同一年還推出了彰顯路易‧ 卡地亞對異國文化興趣的Tank Chinoise。除了那雙brancards, 向一上一下的雙框出自中式廟宇的門廊結構。去年這一系列非但捲土重來,還有創意盎然的鏤空錶面版本!   在剛回復太平盛世的所謂「咆哮二十年代」,代表先進、前衛的數碼化計算器大行其道。或許有史以來錶身外觀最硬朗的Tank a Guichets 在1928 年面世。Guichet 這個法語字作小窗戶解。事實上,本錶的錶殼是一整片的實金,只開了上面一個方窗給跳動小時及下面一扇孤窗給轉盤分鐘。那是第一隻根本不能用羅馬數字,全阿拉伯數字的Tank。不珠邊也不切面的傳統錶冠別開生面的置頂讓坦克線條更鮮明。1997 年,當卡地亞150 歲生辰時曾復刻此錶100 枚助慶,為收藏家必爭對象。   Tank的元祖未必一看就覺其中華味   但去年推出的新版,尤其面上有祥瑞圖案透視面的一隻卻很Chinoise。   1928年的Tank â Guichets   1930至1960年代   同門積家有Reverso 將錶面翻進外底蓋,達到使用者進行劇烈運動時脆弱錶鏡受硬殼保護的目的。至於卡地亞1932 年首輪的Tank Basculante,整個錶身如同在框架上打個空翻之後閃進外殼中。”Basculante” 這一字包含”tilt” 和”pivot” 等義。錶名所指明顯是它的華麗轉身。玩錶朋友給它一個「反斗星」的貼切外號。有說原本的Basculante僅是一枚長方形的錶而非Tank,但當這個名字在2000 年重出江湖時它卻是Tank 的一員。雖然在廿年前這款式不算流行,我卻十分喜歡它的獨特設計,希望早晚卡地亞會以今代的機芯讓它再一次在錶壇大反其斗!     1936 年出道, 鑽石形錶殼的The Losange 後正名為Tank Asymetrique。錶面和錶框都像往右移了30 度。意為asymmetric 的它其實仍是很對稱的,只是沒有路軌刻度,時標用阿拉伯數字且只印偶數,6 和12 各佔一角,上下錶框也多了一個中間位置連繫斜邊的皮帶。在很新近的2020 年,家族以全新形象再戰江湖。   始祖的Asymmetrique   2020年的新版時標數字多了   但另有Prive Collection的鏤通版維持6和12時位的斜角對望。     50 年代和60 年來也分別迎來特別豪邁和特別嬌小的Tank Rectangle(Broad Model)和Mini Tank Allongee。前者除了很紳士的造型,有別於之前坦克錶面的銀、白或象牙的淺色澤,以金錶面配金殼。後者則玲瓏精巧,沒爭拗地必然是專為女生而設。   70年代的必需品   70 年代是Must 的天下。Must 成為Tank 系列,甚至是卡地亞錶標誌。那也是坦克史上最簡約的設計,近乎無字天書,錶面上不放任何數字,唯獨12 時位有”must de Cartier” 字樣與及在相對的6 時位印雙”C” 互扣商標。同時,錶面採用單色(monochrome)設計。其中卡地亞招牌紅的一款是當中最多人記得的表表者。包括當時仍不知甚麼是好錶,但已懂得甚麼叫好看,仍是小學生的在下。它的單色也讓人聯想到不同顏色的天然寶石及材料:縞瑪瑙、青金石、珊瑚、象牙等等。Must 金色的錶殼完全是貴金屬的氣場卻不是實金,而是金塗層的實銀。這種材料叫vermeil,年青世代的錶迷可能沒聽過了!年前,單色Must 再次出場。簡單的白面羅馬字Must 也首次推出光能機芯的SolarBeat 版。   70年代vermeil殼的Tank Must de Cartier   新一代的Tank鋼甚至有鏈帶可選   重現monochrome姿彩的當代Tank Must   異國風情及易位設計   1987 年設計,1989 年推出市場,身段修長得來不骨感,線條圓潤均 的Tank Americaine 是第一枚具防水效能彎形錶殼,及第一枚採用摺扣的卡地亞錶。Tank Americaine 當初都是以實金或鉑金製作。2017 年藉Tank 的百年大慶推出了不銹鋼版本,讓想搭上美國坦克的錶迷加速圓夢!   美國坦克也有比較鮮見的鏈帶款式,但首個全員鏈帶,有鋼有實金,有鑽有不帶鑽,圓滑的brancards 變為斜面,弧形錶身跟下凹鏈節的鏈帶一氣呵成,整隻錶看上去就像一條履帶的是1996 年首次出場的法國坦克(Tank Française)。說首次是因它剛剛二次出世。   2002 年的Tank Divan 雖然離不開長方,但卻因為長闊擺位的差異看上去和Tank 的其他成員大相逕庭。Tank Americaine 或Allongee 是直向發展,Tank Divan(這字作沙發解)卻是橫向伸延,仍很規則的形狀卻跟世上絕大多數錶的長相大不同,收藏家們又豈能缺少這一枚特立獨行的設計?再者,因為錶殼的走向,即使手腕較瘦小者也絕對容它得下!   90年代出世的初代法國   Tank Divan的橫向發展美得別開生面   線條坦克味濃郁的Tank Anglaise   最近這十年   2012 年的英國坦克(Tank Anglaise)跟法坦一樣,錶身和錶帶融合無間而形態更壯碩,不但鏈帶呼應坦克履帶,錶殼的形狀跟坦克的車身尤其神似。還有溶入右邊brancard 的錶冠讓錶身的線條渾然天成。     2012 年的英國坦克(Tank Anglaise)跟法坦一樣,錶身和錶帶融合無間而形態更壯碩,不但鏈帶呼應坦克履帶,錶殼的形狀跟坦克的車身尤其神似。還有溶入右邊brancard 的錶冠讓錶身的線條渾然天成。 2013 年的Tank MC,身形俊美,一派大將風範,好明顯是為喜歡戴較豪邁尺碼的男生而設。MC 是Manufacture Cartier 的簡稱。也就是說,這是使用原廠機芯的Tank。Tank MC 使用的自動上鍊1904 MC 機芯最初是給新系列Calibre 使用的,具備可說不是很Tank 的小秒、日期及方便賞自家芯的透明寶石底蓋。     2017 年坦克百歲大壽時,除美國坦克以簡約貼地的不銹鋼錶送錶迷大禮外,還有它的祖師Cintree 以全鏤通新形象的TankCintree Skeleton 迷倒玩家。真長方的機芯在當世本來已極罕見,像卡地亞9917 MC 機芯那樣佈局雅緻對稱,跟錶殼天造地設一樣狹長,且將由最上方鍊鼓到最下方擺輪的連綿傳動機件完全透視呈現,那種驚艷仍未嘗過第二回。   2023年的法式邂逅   文章一脫稿就出事。那早上才知道Tank Française 有新版出爐。   2023 年版的Tank Française,細節跟前作比有不少改動,但法國風情不變,滿滿盛載巴黎的時尚魅力。   先看最大不同的錶面,由以前的雪花太陽銘刻變為簡潔的啞光放射紋。羅馬數字時標立體得像是鑲嵌在錶面上。6 時位的日期窗遷徙到經典的3 時位置。鏈帶和錶殼仍然天衣無縫如一體生成,只是更嚴絲合縫更緊湊,運動感也更強烈。錶身和鏈帶符合人體工學的孤度,緊隨手腕流動。設計剛中有柔,男女生都皆宜。   Tank Française 的新錶分別有三款不銹鋼和四款黃金的。鋼款大、中、小三個尺碼各一,具三針日期的大錶由自動機芯推動,中和小都是兩針石英錶。至於黃金版目前只造中和小兩尺碼,都備有純黃金的或者brancards 上鑲明亮切割鑽石的,由石英機芯驅動。   Tank Française(大)錶殼  不銹鋼尺寸  36.7 x 30.5 x 10.1毫米機芯  Calibre 1853自動上鍊功能  小時、分鐘、秒鐘、日期參考價 港幣$42,500   Tank Française(中)尺寸 32 x 27 x 6.8毫米機芯 石英機芯功能 小時、分鐘參考價 港幣$27,200(不銹鋼)$164,000(黃金)$217,000(黃鑲鑽)   Tank Française(小)尺寸 25.7 x 21.7 x 6.8毫 米機芯 石英機芯功能 小時、分鐘參考價 港幣$27,200(不銹鋼)$164,000(黃金)$217,000(黃鑲鑽)   廠方對新一代Tank Française 明顯寄以厚望,找來英國名導佳‧ 烈治(Guy Ritchie)聯袂法國國寶級女星嘉芙蓮丹露(Catherine Deneuve)及2019 年奧斯卡影帝雷米·馬利克(Rami Malek)拍攝宣傳短片。在法國新浪潮電影中嶄露頭角的嘉芙蓮丹露,60 年代已紅遍世界影壇,有「法國第一美人」暱稱。透過電影魔術,影帝暨卡地亞全球大使雷米·馬利克,跟來自嘉芙蓮不同時代經典電影場面中的她及現在的她相遇。讓他們跨時空地在亞歷山大三世大橋上相遇的,就是兩人腕上的Tank Française。國寶明星戴國寶名錶並非始自今天。嘉芙蓮丹露年輕時已是卡地亞常客。佳‧ 烈治鏡頭下的她只是演回日常的自己。   法國第一美人及年輕奧斯卡影帝携手戴新錶。   嘉芙蓮丹露由年青起就是卡粉。     不止Tank,或許大家也注意到卡地亞近年的製錶重點都放在那些招牌經典腕錶上。他們如何為已出品數十年的系列賦予新意及動力呢?這做法會是牌子的持續方向嗎?   我們從鐘錶製作總監Marie-Laure Cérède 取得答案。   她說: 「改造標誌性的經典你得先留心每個細節,因為你既要向要求嚴謹的鑒賞家交待,也要吸引年輕及全新的客戶,那是一件又複雜又富挑戰性的事情,可說是對我們的終極考驗。在卡地亞,創造任何產品,尤其是經典款式的先決條件就是完全瞭解我們公司和產品的豐厚文化與歷史。然後才能着手原創或更新經典,也要確保作品的性格乎合時代脈搏。讓經典從新出發並非我們牌子的方向,而是我們作為創作工房很自然會去做的事情。因為我們從一開始已是動手創造經典,這過程永不停頓。」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