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是生命之源,無可爭議。諷刺地,對於大家心愛的腕錶,尤其機械錶而言,水卻是頭號死敵!
強大的磁場、極端的溫差、重力的撞擊你不會恆常遇上,但以各種形相出現的水卻是無遠弗介。所以,自腕錶面世以來,錶匠都設法不讓這死對頭進入和破壞腕錶的任何部份。當中,一位叫漢斯・威爾斯多夫(Hans Wilsdorf)的,不獨最早找到讓錶身滴水不進的法子,更讓「防水性能」成為後來由他創立牌子的一個重要傳承。日後他們製作的潛水錶不獨執業界之牛耳,也是全球專業人士的首選。那牌子,世上無人不曉: 勞力士。
今年11月,威爾斯多夫先生創立於117年前的廠牌推出可以在人類曾經兩度探索,達11,000米的海洋最深處舉重若輕的終極工具錶Oyster Perpetual Deepsea Challenge,既刷新了歷史紀錄,也讓勞力士「防水性能」無人能望其項背的一哥地位益加穩如泰山。
text:timothy leung
PHOTO: ROLEX & GAVIN HO
源起
早年的座鐘、旅行鐘以至懷錶,受居庭或衣衫保護,免受日曬雨淋,防水防潮相對而言不算吃緊,能防塵已頗足夠。在世紀更迭的1900年代,其時在瑞士製錶名城之一拉紹德封一家鐘錶工房上班的威爾斯多夫先生有感愈來愈多人從事户外活動,覺得懷錶在使用上未能滿足新時代的需要。洞燭機先的他認為新時代的人物實在需要一只能佩戴腕上,既方便可靠又準確的報時工具,就是腕錶。不過,要腕錶實用可行,防塵防水兩者缺一不可。塵粒還好,體積較大,一般封密的錶殼已可隔離。水份卻無孔不入,防不勝防。再者,泥塵礙着機械,頂多剔除,就算弄傷了齒牙也未至全軍盡默,更換若干零件就好。水份、水氣入侵機芯的傷害卻可以波及全體機件以至針面和內殼。那些嗜好不能防水的古董錶的朋友,一定有過腕錶因受潮而報廢的慘痛經歷吧?想像一下百多年前,即使剛出廠的新錶面對水份時竟如同老爺錶那樣束手無策,那是多令人沮喪的一件事!有遠見的威爾斯多夫,在1914年曾致函後來成為勞力士製錶廠的Aegler,表明「必須創造一款防水腕錶。」

Ref. 126067 Oyster Perpetual Deepsea Challenge
SPECIFICATION
錶殼:RLX鈦合金
尺寸:50 x 23.3毫米
機芯:Caliber 3230自動上鍊
功能:小時、分鐘、秒鐘
機芯特色: Chronergy擒縱系統、Paraflex 緩震系統、具勞力士特色上翹的藍色Parachrom游絲、同時取得COSC天文台認證及勞力士頂級天文台精密時計認證,機芯每天快慢在正負兩秒內。
機芯尺寸:28.5毫米
寶石:31顆
擺頻:每小時28,800次
動力貯存:70小時
防水:11,000米(具自動排氦閥門)
錶帶:具Fliplock延展鏈節及Glidelock延展系統的RLX鈦合金錶帶
參考價:港幣$203,200
勞力士防水性能演進里程碑

兩下深淵若等閒
勞力士勘探海洋及關心地球福祉的活動遠早於成立「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之前。其中兩次最為哄動的創舉,分隔逾半世紀,都跟10,916米(或35,814尺)深的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有關。
最初是1960年1月23日,瑞士海洋學家Jacques Piccard與及美國海軍中尉Don Walsh乘坐深海潛艇里雅斯特號(Trieste)成就人類首次到已知世界最深之處的探險。在潛艇外圍勞力士為他們裝置了一枚名為Deep Sea Special的實驗型腕錶。完成任務後,那枚勞力士當然完好無損,運行精確如常!


1960年的Trieste深水潛艇及勞力士實驗型腕錶Deep Sea Special
52年後,即2012年,在3月26日那天以大型科幻電影及史詩式鉅構舉世知名的導演占士‧金馬倫單槍匹馬乘坐迷你潛艇到達10,908米(35,787尺)的同等深處。見證及締造歷史時刻的是另一隻勞力士實驗型腕錶Deepsea Challenge。大家請看圖片中潛艇機械臂上的這款錶,外形其實很貼近2008年推出,容易穿戴的Deepsea。按金馬倫先生所言,勞力士用數星期趕工完成給他。雖然實驗版Deepsea Challenge跟半世紀前一樣,輕鬆完成職責,外觀也比起1960的老前輩Deep Sea Special親民得多,但無論在尺碼、重量和許多細節上都不能直接作為日常工具錶配戴。再者,勞力士至今最先進的3200系機芯當年也未出世。Oyster Perpetual Deepsea Challenge這只潛水錶之王不是實驗性質的少量製作,而是正式投產的作品。
勞力士要新的、方便配戴的尺碼,於是重新設計一切,組件有九成以上不同,他們耗時不下三年研製及測試。新作不止為專業人士,也為愛錶人士創作。可以在陸上日常佩戴的同時,亦無懼海洋最深處。

繫於金馬倫小型潛艇機械臂上的實驗型Deepsea Challenge腕錶

腕戴Oyster Perpetual Deepsea的占士‧金馬倫之前面的三錶除中間的Submariner Date是標準產品,一左一右的分別是1960年的實驗型Deep Sea Special及2012年的實驗型Deepsea Challenge。最右則的是載他到海洋最深處的小型潛艇模型。
至尊潛水錶面面觀
托我們以故創辦人,資深勞力士收藏家鍾泳麟先生的福,《名錶論壇》不獨率先在亞太區見證了最新面世的Oyster Perpetual Deepsea Challenge的真身,可即場實拍,也得到相關的獨家官方照片與及廠方技術總監及公關主管透過越洋會議詳盡介紹這款終極專業潛水錶的種種。
先參詳一些數據。
現行Deepsea型號直徑44毫米,厚17.7毫米,其中拱凸的寶石錶鏡厚5.5毫米,全錶重218克。殼和帶的物料為蠔式鋼,底蓋是由牌子精選,命名RLX的5級鈦合金。供下潛至3,900米(即12,800尺)使用。至於Deepsea Challenge實驗腕錶也是鋼材,可扺禦達17噸的強大水壓,那片寶石錶鏡的厚度達14.3毫米,錶身整體厚度28.5毫米,直徑51.4毫米,重量378克。




從任何角度看,全身以RLX鈦金屬鍛造的Oyster Perpetual Deepsea Challenge的拉絲修飾都完美得無懈可擊。邊緣的鏡面拗光反襯亦把新錶輪廓的美展現無遺。
Oyster Perpetual Deepsea Challenge真錶在面前,講數據之前,老編Gavin和我已急不及待試戴。不瞞大家,未上手腕前,腦海中不斷浮現不勝負荷的圖畫。可一戴上,卻是很正面的落差。錶身夠份量但預期輕得多,在腕上更是恰如其份的妥貼舒適。
勞力士,大家慣戴以貴金屬或蠔式鋼鑄造的。今年錶展前有玩家猜勞力士將會推出鈦金屬錶不果,今日要讚他們一聲有先見之明,Oyster Perpetual Deepsea Challenge可說為這些錶迷完了心願!輕巧抗蝕的RLX鈦金屬為五級鈦,一種純度極高,主要成份為鈦與釩的二相合金(two phase alloy),具可調節的微細構造,機械表現跟重量的比對尤其超卓,所以廠方無須多加考慮就選定用來製作新錶的錶殼和鏈帶。倒因為RLX鈦的機械表現強,加工時對廠方的機床和工匠都是艱辛考驗,得用新的工序配合。
經精心緞面修飾的RLX鈦合金除了迷人而充滿專業感的深灰色澤,表面上的拉絲那種條條盡皆清楚的層次感跟其它金屬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因RLX鈦比
鋼輕巧40%,Oyster Perpetual Deepsea Challenge只重250克,比起實驗腕錶輕足足128克。即使跟現行的44毫米版Deepsea比較,也只是重了32克而已。
新錶的寶石錶鏡也比實驗版薄了好幾毫米,才9.5毫米厚,但一樣保持拱凸造型這Deepsea的DNA。RLX鈦合金底蓋的厚度為4.8毫米,特別在於上面銘刻了Mariana Trench及23-01-1960和26-03-2012兩個地球最深處給歷史性征服的日子。錶身總高度23.3毫米,比實驗版少5.2毫米,配合50毫米直徑,在比例上很理想。
新錶的蠔式鍊帶亦第一次全用RLX鈦合金製作。為了讓它在持久使用後仍緊緻不變形如同其它新進勞力士錶款,鏈節中有陶瓷內嵌物。鏈帶需要貼腕戴或戴在7毫米厚的潛水衣外面都一樣合適的特性,勞力士因此為它配備了可以2毫米單位微調,最長可延伸至20毫米的Glidelock延長系統和一口氣增長26毫米的Fliplock延展鏈節,即總計46毫米的變通彈性。不止可以方便戴於潛水服上,就是體態有些改變也可應付裕如。



銘記兩次大冒險歷史的RLX鈦合金錶底
(上):Triplock平時三點為記,現在中間變成一小劃代表鈦金屬製。
(下):Glidelock延展系統。
共享優勢
現下再列舉新錶跟現行Deepsea的共通點,順便温故知新。
一體成型的護肩中間那螺螺絲旋入式錶冠具備三重緊鎖Triplock系統。在把芯上有兩個防水圈,錶冠上另有一個,比現在牌子非專業潛水類錶款在錶冠正面上以兩點代表的雙緊鎖Twinlock系統具更高防水性能。Triplock錶冠上都以三點為記,Oyster Perpetual Deepsea Challenge的不同處在於兩點間作一小劃,這代表Triplock錶冠用RLX鈦合金製作,勞力士就是這樣在細節上一絲不苟。
Ringlock不止是一只環或一個鎖,而是整個系統。由一片加厚且拱形的寶石錶鏡,氮化鋼材壓力環與及RLX鈦合金底蓋構成。最初是為深潛3,900米的Deepsea而設,在2008年嶄露頭角。相同的結構不僅造福實驗腕錶,也成為「民用版」Oyster Perpetual Deepsea Challenge可防水11,000米的堅固保障。
由2016年起勞力士就跟水底工程權威機構Comex (Compagnie Maritme d’ Expertises)聯手製作了一個高壓水箱為腕錶測試可承受水壓。當然,向來穩健的勞力士不會「過骨」就算,永遠預留25%的鬆動。換言之,Deepsea Challenge 通過的水壓測試其實是13,750米(45,112尺)。至於金馬倫的實驗錶原來甚至可抵禦15,000米的水壓,遠深於著名海溝,那會是喜歡面對挑戰的廠方下個目標嗎?


勞力士與Comex聯手研發,用以測試Oyster Perpetual Deepsea Challenge的高壓艙。
沖壓RLX鈦合金一體成型錶殼。


在2008的Deepsea上首次使用,勞力士專利的Chromalight夜光亦是Oyster Perpetual Deepsea Challenge能全天候閱讀的要素。除出現在三根指針及12個鐘點標記上,也在單向旋轉字圈的元點上。記得Chromalight的成份嗎?除了鋁,其餘的鍶、鏑和銪等等,即使一講再講都很難記憶。經過牌子獨步單方的複雜生產程序將它們融合,常時看為白色,在暗中卻綻放持久的藍色光茫。兩年前經過改良後,現在的Chromalight甚至更亮更耐久。
自動排氦閥門可是Sea-Dweller大家族不可或缺的標誌性裝備。曾讀過不少文章說在深潛時氦氣會入侵錶身,所以要透過此系統減壓,語焉不詳,其實是謬誤。一般在海中潛水那來氦氣?因此就算潛多深都無須除氦!這個最早見於初代Sea-Dweller的發明其實只有從事特殊項目的人員才有用。那些在高壓氧倉室工作的探險或科研人員的工作環境裡所呼吸的空氣要加入氦,由於氦是僅次於氫氣的超微細原子,能穿過最嚴緊的防水保護進入錶殼內。人員在上水減壓時不先將它們從錶殼自動排走,就會對錶的內部造成破壞,甚至錶鏡也會給內壓逼出。新錶閥門其實有一處不盡相同,就是第一次以RLX鈦製成。

最後,Oyster Perpetual Deepsea Challenge的機芯為大三針不設日期的自動上鍊3230型。具備不少於70小時動力貯存。除輕取COSC認證,成錶更通過勞力士內部更嚴格檢測,是每天快慢在正負兩秒內的勞力士頂級天文台精密時計。本錶是百份百專業工具錶,廠方覺得能清楚閱讀時間凌駕於一切,所以就不放日子。
占士·金馬倫的話
占士‧金馬倫是大導演、大冒險家、關愛及守護地球環境人士與及勞力士的忠實用家。自幼受海洋探險家啟發,16歲就開始水肺潛水,深受Trieste號1960年的創舉影響,奠定了日後獨自下潛馬里亞納海溝的契機。身為數代勞力士專業潛水錶用家的他最近為勞力士拍了一條短片講及自己冒險歷程、勞力士在潛水領域的成就與及兩者的關系,還有他個人對Oyster Perpetual Deepsea Challenge的評價,當中不乏極具啟發性的感言。
他認為勞力士的專業潛水錶「從不止是一只錶,而是一件工具(A watch is never just a watch. It’s a tool.)」。作為工具,這類錶「絕對精確,無比穩固(absolute precision and unparalleled robustness.)」。而且那「並不是一只你擁有的腕錶,而是因你值得才能擁有的錶(It’s not merely a watch you own. It’s a watch you earn.)。」當然要像他那樣有份量的用家才能出次豪語,常人能擁有這樣的一只好錶已該感恩。最後,讓我們以金導對Oyster Perpetual Deepsea Challenge的評價結束全文。

“Like all Rolex watches, the Submariner and the Deepsea Challenge were engineered to reach a specific goal:
to serve human endeavor.
Whatever the stakes,
whatever the pressure.
Now, we are faced with new challenges,
new frontiers, new times.
And there’s a new watch,
built to meet them.
We are a curious bunch.
With a drive to explore
and understand,
to imagine and build.
Passionately, ingeniously.
And this Oyster Perpetual Deepsea Challenge
proves that as long as we have that drive,
we will always find ingenious ways
to go further and deeper, together.”
「如同所有勞力士錶,Submariner 和Deepsea Challenge都是為完成很專門的目標而設計、製造的腕錶。就是為人類的努力服務,無懼風險,不畏壓力。我們正在面對新的挑戰、新的領域、新的時代,那是一隻為迎難而上製作的新錶…人類是充滿好奇心的。好奇心驅使我們去探索、去明白、去想像,並以熱情和才情去建立。這一枚Oyster Perpetual Deepsea Challenge確証只要我們有此幹勁,就一定可以覓得奇思妙想,一起走得更深、更遠。」